| |||
科学监管促发展 “烟台实践”系列报道之一 □田赛男 本报记者 姚慧
在胶东半岛的烟台市和威海市,只要你漫步汽车4S店,只要你点击当地保险行业协会网站,只要你注意浏览当地的报纸,你都会发现:每个季度末,围绕私家车交强险和商业险的“结案率、结案周期、赔款支付周期”三项指标,20多家财产险烟台分公司的测评结果会以图表形式公之于众。 在烟台市最大的汽车交易市场大厅入口处,记者看到了这幅醒目的图表,令记者惊奇的是:全国一家知名产险公司的烟台分公司,排名竟然倒数第一。 “对大公司一点面子也不给吗?”记者对此非常惊讶。 山东保监局烟台分局局长许彦峰说:“要的就是这个社会监督效果。在公正、严明的服务质量测评面前,没有公司的大小之分,只有服务水平的高低之别。车险理赔服务中,不论什么规模的公司,服务质量测评都会一视同仁,测评结果会在当地主流媒体、行业协会网站和职场广告牌上公开曝光,接受消费者监督。对连续居于末位的,我们会约谈分公司高管,限制其四级机构扩展,或建议撤换分公司总经理,直至启动市场退出机制!” 通过阳光式监管,推动险企阳光式展业,让烟台、威海两市保险业名副其实成为当地金融服务领域的阳光地带,这是烟台保监分局设立以来一直孜孜追求的目标。为此,烟台保监分局连续不断推出阳光式监管新思路和新举措,引导烟台、威海两市保险队伍在阳光下前行,力争把保险这份高尚的事业做高尚。 公众监督,多管齐下治理车险理赔难。今年,在保监会和山东保监局指导下,烟台保监分局建立了面向社会的车险理赔服务质量评价体系,动态监测车险理赔服务,对排名靠后以及数据波动异常的公司通过下发质询函、约谈高管、开展现场检查等方式,督促公司改进理赔服务工作;制定了《烟威地区机动车保险查勘定损人员管理办法(试行)》,对查勘定损人员的招聘与流动、从业资格、从业行为等进行规范;设计开发了查勘员电子化考试系统,由烟台市保险行业协会组织查勘员在网上进行上岗前考试,实行查勘定损人员考试准入、持证上岗制度,提高车险理赔人员素质。近一年来,烟台、威海共有958名查勘员参加考试,768人及格,实现了持证挂牌上岗;在“查勘定损人员资格考试系统”基础上,2012年7月,又开发了“机动车查勘定损人员评价管理系统”,将烟台、威海查勘定损人员的基本信息、从业经历、工作业绩、服务质量、违规违约等情况,纳入该系统并向社会公布,增加了客户评价功能,进一步加强了理赔人员管理,促进了理赔服务水平提升。 烟台保监分局还不定期邀请社会监督员开展车险理赔服务现场测试,通过模拟现场报案,测试保险公司接报案和查勘定损服务情况,并在业内和新闻媒体通报测试结果,让消费者更加理性地选择保险机构,从而引导保险公司更加重视服务竞争;指导烟台、威海市保险行业协会,首次将车险理赔服务纳入修订的车险自律公约,主要包括快速查勘、准确审核、及时赔付、建立预先赔付制度以及完善客户投诉受理机制等内容。通过一系列透明的监管措施,烟台保监分局辖内车险理赔服务质量有了显著改善,2012年三季度末,辖区私家车理赔服务指标较2011年底有较高提升,其中烟台地区交强险5000元以下、5000元以上案均结案周期分别缩短5.65天、8.82天;件数结案率90.79%,提高3.27个百分点。威海地区交强险5000元以下、5000元以上案均结案周期分别缩短3.45天、6.80天;件数结案率92.02%,提高3.90个百分点。(下转第3版) |
独辟蹊径,探索治理销售误导的长效机制。2012年,烟台保监分局除了在银行保险渠道首推“访后付费”制度,对回访不合格保单拒付手续费和营销员报酬之外,还会同烟台市保险行业协会,针对人身险个人营销渠道,创新开发了“保险营销员评价管理信息系统”,在行业内首次对营销员进行评级。该系统对营销员基本信息、从业经历、业务品质及诚信情况具有记录、评价和查询功能。该系统在烟台市政府网站设置入口链接,社会公众可以便捷地查询营销员的服务级别等信息,并据此作出选择。该系统通过对营销员进行评级并对外公开,发挥了对人的监督、激励双重作用,有利于治理销售误导;有利于促使保险公司更加注重营销员的品质管理,推动营销员管理向精细化发展;有利于监管部门对营销员进行动态监管。目前,该系统共录入烟台、威海两市27066名营销员的基本信息,已有超过80%的营销员信息及评级情况被公众查询浏览,累计查询已达8万多人次,被查询10次以上的营销员达1500多人。这一举措,不仅为消费者购买保险安上了一道“安全阀”,同时也增强了广大营销员的责任感和荣誉感,有力地促进了行业诚信文明建设。目前,山东保监局正在全省保险业推广应用该系统。
严控“手续费”,鼓励险企良性竞争“抱团发展”。烟台保监分局严格执行保监会、山东保监局新皇冠体育:手续费的要求,在辖区内坚决遏制手续费恶性攀比,鼓励保险公司在服务和产品上进行竞争,通过服务的提升赢得消费者。“手续费恶性竞争就像一个毒瘤,严重侵蚀保险队伍的肌体。个别业务(航意险)的代理手续费最高值曾经达到98%。拼手续费就能换来公司的发展吗?不能!”烟台保监分局局长许彦峰说:“公司没有了资金流,连正常运行都维持不了,服务肯定不行,客户出险了,赔付拿不出钱来,初一拖到十五,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就没法得到保护。”
许彦峰接着说:“所以,我们监管分局抓依法合规经营,重点坚持三条原则:鼓励服务竞争、限制价格竞争、严禁手续费竞争。分局的日常监管、重点督察,都牢牢盯紧通过贴费、降费或支付高额手续费等违规方式开展的不正当竞争。我们要求公司确保经营数据真实准确,严禁通过撕单、埋单或制造假赔案等方式套取费用,发现一起严惩一起。”
记者了解到,在烟台保监分局的正确导向下,烟台、威海的保险公司已经进入良性竞争、“抱团发展”的轨道,不仅没有逾越“手续费”红线,而且竞相开办政策性险种,有些险种即使暂时“赔钱”也不足惜,为的是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。如人保财险烟台分公司冒着“短期内极易亏损”的风险,在烟台牟平区、莱州市先后开办了医疗责任保险,除了吸收公立医疗机构全部投保,还鼓励私立医院和个体诊所也参加保险。针对栖霞市重点发展苹果种植业的需求,该公司还指导部分果农参加了政策性苹果保险。平安产险烟台分公司开展了“易贷险”,自2010年5月在烟台试点以来,已累计为约9000名客户提供了消费贷款保证保险,拉动消费资金3.2亿元。
“烟台人热衷买保险,人均每年在保险方面的花销达到1406.96元,这一指标逼近烟台市人均通讯与交通的花销总和。这个数字,体现了烟台市民保险意识的提高。”采访结束时,许彦峰对记者说,“就凭着烟台人对保险业的这份信任和期望,我们的工作一刻也不敢懈怠。”
上一篇: 农业保险驶入快车道 农民不再“靠天吃饭”
下一篇: 中国平安第八度荣膺“最佳企业公民”